其他
抗战时期从香港逃回广东顺德,他被眼前的祖祠震撼到了
为迎接清明到来,顺德人常常提前就开始筹备,用炭火连夜加工好的烧猪是当地祭祖的最高规格。清晨,散落在各地的后人们穿着统一的服装,相继回到了祖祠。
祠堂源于中国古代上层社会用于祭祀的宗庙制度,皇室之庙称为太庙,官宦之庙称为家庙。南宋时,大儒朱熹将家庙改称为祠堂,作为中原文化的产物,祠堂的中心区曾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。
然而随着时代的流变,北方的祠堂已所剩无几,顺德却奇迹般屹立着近一千座古代祠堂,一座祠堂就是一部家族史,上百座祠堂汇聚成了一部地方史。每座祠堂都保存了许多独具特色的传统和一段段令人感慨的往事。
清明是祭祖的日子,也是整个家族团聚的日子。从小就在祠堂参加各种仪式的梅广潮,如今成了家族活动的司仪,每年的清明祭祖都少不了他的张罗。
随着族人的渐渐聚集,所有人都在等待一个时刻的到来。上午辰时整,梅氏家族的祭祖仪式正式开始!
在醒狮的锣鼓声中,族长带领族人抬着烧猪进入享堂。对一个家族来说,这一刻,他们连接的不仅是故去的先祖,更是身边的每一个族亲。
在祭祖的日子里,人们哪怕再忙、哪怕离家再远也会惦念着家乡的祠堂,惦念着为祖先上一炷香。族人们会在祠堂中摆设酒宴,互叙衷肠。
那些摆放在供桌上的烧猪,在祖宗闻香观色之后,分与族人共享。这是一个沿袭了数百年的传统,叫“太公分猪肉”,象征着家族的团结与互助。
兴旺的子嗣,热闹的氛围,温暖的亲情,在他们看来,是对先祖最好的致敬。
时代在变,城市在变,流行的文化和审美在变,但陪伴了一代又一代顺德人出生与终老的祠堂,始终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。
1942年冬,一岁的刘长成坐在父母挑着的箩筐里,一家人从香港一路讨饭,回到了祖祠所在地——广东顺德逢简村。
杏坛镇刘氏家族后人
刘长成
刘长成在族人的帮助下度过了艰难的抗战岁月,从此再也没有离开,他还记得自己儿时面对祖祠的心情。
杏坛镇刘氏家族后人
刘长成
刘氏大宗祠始建于明永乐十三年(1415年),当时的中国还在实行“庶人无庙”的制度。刘长成的祖上出过进士,刘氏大宗祠才因此得以动工修建。为报祖宗恩德,堂号取名为追远堂。
凝望着这位先祖的画像,刘长成经常能感受到一种特别的力量。刘应莘为南宋进士,官至雄州刺史,据族谱中记载,“正值宋季多事之秋,知大势之不可为,遂飘然而去。”
辞官后,他率领族人辗转来到逢简重建家园。
刘氏家族来到逢简的时间,正值中国历史上的又一次大移民。南宋末年,随着元帝国把战线不断向南推移,中原以及江南的居民为避祸,只好一次又一次南迁。其中有一群人,就这样来到了荒蛮的南海边。已经无法再向南了,脚下的土地成了他们最后的容身之所,这便是今天的顺德。
顺德位于珠江的入海口,历史上曾是一片滩涂地,人烟稀少到处都是水域,为求生存,人们向海取地,修筑堤围,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下,沧海变桑田。
杏坛镇刘氏家族后人
刘长成
“耕乐”,朴素的两个字里隐含着一代人的梦想。刚到逢简时,虽然果腹都很困难,但“耕乐公”还是在房前屋后种满了梅花和竹子,这隐喻了他的志趣。
在忙忙碌碌中,刘长成走进了人生的暮年,但他却并没有安享时光,总是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,在村子里四处搜集资料,一点一点梳理考证,发掘家乡的知识与故事。
几百年前耕乐公开创的这片世外桃源,已成为现代人寻古、采风、感受宗族文化的圣地。从小听着家族故事长大的刘长成,对村子里的一砖一瓦、一桥一木,都熟稔于心,他也乐于向外来的游人讲述自己所知道的一切。
游客们很好奇,当地很多类似的桥只有一个桥洞,但是这座明远桥却有三个,这是为什么呢?刘长成回答说,别看只是小小一座桥,实际上从二十八星宿到整个宇宙的概念都已经浓缩其中……
4月5日至10日纪录大时代《家在顺德》六集连播,敬请顾看